新闻中心
操作斗式提升机需注意的安全点 |
来源: 点击数:49次 更新时间:2025/10/5 15:45:30 |
操作斗式提升机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,因其内部存在链条/皮带断裂、料斗碰撞、机械卷入、粉尘爆炸等多种风险。以下是操作斗式提升机需注意的核心安全要点,涵盖了日常操作、维护保养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。 一、 开机前检查与准备 1. 个人防护装备(PPE):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、防滑劳保鞋、紧身工作服(避免被卷入),处理粉料时需佩戴防尘口罩,在嘈杂环境中需佩戴防噪声耳塞。 2. 设备外围检查: 安全防护装置:确认所有的防护罩(如机头、机尾、传动部件、张紧装置等的防护罩)均已牢固安装,严禁擅自拆除或改动。 检修门与盖板:检查所有检修门、观察窗是否已完全关闭并锁紧。 警告标识:确保设备上的所有安全警示标志(如“严禁乘载”、“运转时严禁打开”、“小心卷入”等)清晰、完整。 3. 设备内部检查: 料斗与牵引件:通过观察窗检查料斗有无严重变形、磨损或缺失。检查链条(或皮带)是否张紧适度,有无严重磨损、裂纹或变形。 内部清洁:检查机筒内部,特别是底部,有无积料或异物,防止堵塞和启动过载。 制动装置:检查逆止器或制动器是否功能正常,确保其能在断电时有效防止倒转。 4. 环境检查:检查设备周围及地坑有无积水、油污或杂物,确保工作区域照明充足、地面整洁,防止滑倒和绊倒。 二、 运行中操作与监控 1. 规范启停: 空载启动:必须确保斗式提升机在**空载状态下启动**(除非是特殊设计的重载启动机型)。停机前,应确保物料已基本卸空。 信号确认:启动前,必须发出声光警报,提醒周围人员远离设备。严格按照“逆物料流向”的启动顺序开机(先启动斗提,再启动其前端的设备)。 2. 严禁危险行为: 绝对禁止在运行时打开检修门、头罩或盖板进行任何检查、清理或维修作业。这是导致卷入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。 严禁用手、脚或任何工具接触运行中的部件。 严禁乘载斗式提升机。它并非载人设备。 严禁跨越运行中的设备。 3. 运行监控: 监听异响:注意监听设备运行声音,如有异常的碰撞、摩擦或刮擦声,应立即停机检查。 观察振动: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平稳,有无异常振动。 监测温度:定期用手背触摸(注意安全距离)轴承部位,检查是否温度过高。 注意电机电流:监控电机电流表,电流持续过高可能表明设备过载或堵塞。 4. 物料特性:确保输送的物料特性(如粒度、湿度、粘度、磨琢性)符合设备设计规定,严禁输送易燃易爆物料而未采取特殊防爆措施。 三、 停机维护与检修 1. 完全隔离:进行任何维护或检修前,必须**完全切断主电源**,并挂上“禁止合闸,有人工作”的**锁定/挂牌** 警示牌,确保设备不会意外启动。 2. 防止坠落:进入地坑或高处检修平台时,注意防滑、防坠落。 3. 密闭空间管理:如需进入斗提机内部,必须将其视为**密闭空间**,进行通风、检测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,并设专人在外监护。 4. 防火防爆: 在粉尘爆炸环境使用的斗提机,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型。 定期清理设备内外积聚的粉尘,防止粉尘爆炸。 检修时严禁使用明火,如需动火,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好防护措施。 四、 常见故障与应急处理 1. 堵塞(噎机): 现象:电机电流急剧升高,设备停止运转,底部积料严重。 处理:立即停机断电。打开底部检修门,严禁在通电状态下用工具捅料。必须人工清理堵塞物料,查明原因(如进料过多、有大块异物、皮带打滑等)并排除后,方可重新启动。 2. 皮带/链条跑偏或断裂: 现象:异常噪音,料斗与机壳碰撞。 处理:立即停机,调整张紧装置或更换牵引件。 3. 料斗脱落或损坏: 现象:金属碰撞声,输送量下降。 处理:停机后进入机内检查,更换损坏的料斗。 总结:安全核心原则 能量隔离:维修前务必断电、挂牌、上锁。 防护到位:所有旋转、运动部件必须有可靠防护罩。 禁止接触:运行时严禁身体任何部位或工具进入设备内部。 规范操作:严格遵守空载启停、顺序开停机的操作规程。 保持清洁:定期清理,防止积料和粉尘积聚。 最后,请务必阅读并遵守您所使用的特定斗式提升机的《使用说明书》和制造厂提供的安全规范,因为不同型号和设备可能有其特殊的安全要求。 |
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 |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多地出现民办高校三、四轮征集志愿后仍未招满现象,专家:需改变办学思路 |